close
宮之奇諫假道
分類:古人說
2012/04/19 11:47
原文:
公曰:「吾享祀豐絜,神明必據我。」
對曰:「臣聞之:『鬼神非人實親,惟德是依。』故《周書》曰:『皇天無親,惟德是輔。』又曰:『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』又曰:『民不易物,惟德繄物。』如是則非德,民不和,神明不享矣。神明所馮依,將在德矣。若晉取虞,而明德以薦馨香,神明其吐之乎?」
附記:
曾在三位專精《左傳》的師長跟前學習《左傳》,可惜的是我沒能學得他們的千分之一,只記得課室外拂簾幌墜的大樹然後我在綠蔭下昏昏欲睡蹉跎光陰
現在寫出記憶中還印象深刻的故事與你分享;
在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建立霸業的同時,其它國家也在向外擴張(或力圖生存)
「宮之奇諫假道」就發生在當時晉國的鄰近小國:虢國和虞國 (此篇同時是許多成語的出處)
篇章中對國與國間的角力有精彩的描寫:荀息觀人精闢入微,而宮之奇對於人事物乃至於祭祀鬼神都有正確的瞭解,雖然最後他的建議沒有被採納,但這篇故事仍值得兩千多年後的我們借鏡
以上原文中與拜鬼有關的譯文以綠色字體標示,同時將全文譯出供參考
譯文:
晉國大夫荀息請求用國內最好的白馬和玉壁向虞國「假道」(借路)去攻打虢國
晉獻公大搖其頭:「不行不行! 那些都是我的寶物哩!」
荀息說:「一但借到路,那白馬和玉壁就只是放在境外的庫房而已。」
晉獻公說:「宮之奇非常聰明不可小看,他會識破你的計謀的。」
荀息說:「宮之奇的為人雖然聰明但是懦弱,這樣的人就沒辦法堅決的進諫,何況他從小跟虞國國君一起讀書長大,虞國國君對他親近但不敬重,就算他能堅決進諫,虞國國君也不會聽他的。」
晉獻公接納了荀息的計謀,送出國內最好的寶馬和玉壁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;宮之奇雖然勸阻虞公不要答應,但是虞公不但不聽宮之奇的,還發兵幫晉國攻打虢國,這年的夏天,晉國就攻下了虢國夏陽這個地方。
三年之後晉獻公再次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
宮之奇向虞公進諫說:「借路這種事發生一次已經太過分,怎麼還能有第二次?而且虢國是虞國的屏障,如果虢國被滅,那虞國一定跟著滅亡,俗話說:『車輪和車板緊緊相依,嘴唇掉了牙齒就會凍著』說的正是這樣的關係呀!」 (成語:唇亡齒寒的出處)
虞公說:「我跟晉國是同宗,晉國不會謀害我們的!」
宮之奇說:「虢仲和虢叔(虢國的先祖)是周文王的臣子,對周天子有過功勳,到現在他們的功勞都還記載在王室文書裡;晉國如果連虢國都打算滅掉,那對虞國又怎麼會愛惜? 而且就算晉國愛虞國,虞國難道比恆叔、莊伯(晉獻公的兄弟)跟晉獻公親近嗎? 至親的人都因為威脅到晉獻公而被殺害,何況是一個國家呢?」
虞公說:「我對於祭禮一向要求祭品豐盛乾淨,鬼神一定會保佑我的!」
宮之奇說:「我聽說鬼神是不隨便親近人而只保祐有德的人,所以《周書》上才會說:『上天對人沒有親疏,有德者才會得到幫助』,又說:『黍子小米不算芳香,美德才能氣味遠揚』,又說『祭品都是一樣的,但是有美德的人的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』,如果像《周書》所說的鬼神只保祐有德行的人的話,那麼國君只要是沒有美德,百姓就不會和睦,鬼神也不會享用這樣的人的祭品。假設最後晉國占領了虞國,實施仁政對待百姓,同樣用乾淨豐盛的祭品祭祀鬼神,難道鬼神會把祭品吐出來不接受嗎?」
虞公最後仍沒有聽宮之奇的勸諫而將道路借給晉國,宮之奇則帶著全族離開虞國避禍
西元前655年冬天,晉國滅虢國,在回程的同時順道將虞國滅掉,晉獻公接續了虞國對山川鬼神的祭祀儀式,並將虞國中許多美好的人事物都做為自己女兒秦穆姬的嫁妝。
延伸閱讀1:
當世界各民族、國家的【人視鬼】如糞蟲厭惡到某種程度時,人人便見血,,
鬼的存在就好比氣候與人的關係非比尋常,,
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、人畜安康,鬼的氛圍影響甚大,不是由哪一位神弗操控的,,
人是生活在鬼的環境裡,鬼也是生存在人的世界裡,那些偉大全能的神弗都不在這環境世界裡,,
這是寶寶我說的,信不信由你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YzwM4xOTHx6nZ9jpVaA-/article?mid=4965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